2013年全省保险监管工作会议指出,2012年是保险市场面临形势比较严峻、经营发展困难较多的一年。全省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65.33亿元,同比增长6.29%,市场运行呈现以下四个显著特点:
一是克服经济下行压力,业务增长缓中趋稳。2012年,全省保险业在前几年保费收入年均20%以上增长的基础上,克服宏观经济放缓的不利影响,总体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产险业务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增速触底回升,保费收入118.43亿元,同比增长14.21%,规模全国排名第19位。寿险业务增速放缓但总体趋于稳定,保费收入246.91亿元,同比增长2.86%。规模全国排名第15位。
二是产险公司经营效益稳定。全省产险公司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成本管控,在理赔投入加大、理赔成本上升的条件下,盈利水平保持在合理区间。
三是行业风险防范能力得到增强。产险公司准备金提取更加充足,现金流较为充裕。截至12月末,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51.69亿元,较年初增加6.6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入14.4亿元,行业应对财务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寿险公司退保情况总体稳定,累计发生退保金23.69亿元,退保率2.2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49个百分点,辖区内未出现集中退保和群访群诉事件;满期给付工作有序进行,累计满期给付金额24.56亿元,同比下降1.57%。 四是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积极进展。各公司主动加强内部管理、调整经营策略,增加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竞争形式从以往靠拼价格、拼费用的较低层面向公司品牌、产品特色、服务质量等综合竞争转变,在较为困难的条件下继续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行业发展的稳健性、持续性提高。产险公司非车险业务不断拓展,农业保险覆盖领域不断扩大,保费收入达到3.09亿元,增速93.97%,成为全省产险市场第三大险种;责任险和保证保险业务较快增长,增速分别达到21.39%和70.09%。新型渠道业务发展迅速,全年电销渠道和网销渠道同比分别增长83.91%和19.16%。寿险公司续期业务实现保费收入134.23亿元,同比增长17.92%,成为稳定业务增长的重要力量;新单业务内涵价值不断提升,期交业务占比提高到30.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38个百分点;个人代理渠道业务增速11.04%,占比较上年提高3.27个百分点;意外险、健康险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增速分别达到15.33%和35.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