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省中小学、高等院校相继开学,学校供水设施的重新启用、食堂的重新开张,食堂从业人员的更换,是校园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为严防校园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师生校内饮食安全,我们做出以下防控提示:
一、加强用水管理,确保饮用水安全
1、清洗校内储水设备。学校内蓄水池、水箱等二次储水设备,要定期对储水设备进行清洗,保障储水设备清洁。采用自备水井供水的学校,要进行全面检查,防治渗漏和有害物质污染,启用时要对井水进行消毒杀菌、检测。
2、热水器安全性检查。校内宿舍等处有安装热水器的,建议请相关单位进行热水器安全性检查,尤其是热水器的止回系统,有逆止回流、安全泄压、排水清洗的作用,确保止回系统的有效性,能对供水安全和水质起到双重保障。
3、净水器等设备使用。建议(按照使用要求)定期对净水器滤芯进行清洗和更换,以防止产生二次污染源。
二、加强食堂管理,强化食品安全
1、严格食堂从业人员取得有效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的制度;
2、食堂购买原材料必须确保新鲜,外观完整、正常,并做好索票索证、采购验收等登记工作,便于后期的溯源。
3、餐厨环境应当保持清洁卫生,符合相关规范要求。餐饮用具应当彻底消毒,并保留消毒记录。
4、严格遵守生熟分开的原则,除了盛放、清洗、加工生熟食品的用具要严格分开外,厨师在接触生肉、生菜等生鲜食品后,要及时洗手。
5、未售卖完的食物应当及时放入冷柜储藏,重新售卖前必须充分蒸煮或回锅彻底加热,不售卖隔顿或隔夜凉菜。
6、食堂提供的每样食品,由专人负责留样,放入专用冰箱,并标明留样时间、餐次,并做好留样记录,包括留样日期、时间、品名等。
7、出现疑似食品安全事件,学校或食堂工作人员应当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同时保持厨房现状,留存可疑食物、用具等,等待并配合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取样。
三、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师生防范意识
1、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重点教育学生不吃不洁、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包装有胀包或破损的食品;不购买或进食无证饮食摊点售卖的食品以及“三无”定型包装食品;不采摘、不食用野果、野菜等。
2、对食堂经营者、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培训内容涉及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食品安全应急管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等内容。
校园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广大师生生命健康重于泰山!而加强校园“食品安全”防控工作犹如“行进之路”,对于广大学校来讲,要抓早、抓小,重在日常,要从细节、点滴做起,使这条校园“食品安全”防控之路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