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开学之际,也是学生安全事故易发之际。为保障学生“开学季”安全,我们做出《“开学季”安全指南》,帮助大家应对和化解风险!
一、新冠病毒类
1.加强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晨午检,对住宿及参加晚自习的学生增加晚检,检查时工作人员应当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2.学校应当每日开展对校门口、食堂、厕所、教室、宿舍等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巡查。
3.科学佩戴口罩。学生应当随身备用符合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标准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
4.学校在教室、操场、厕所、食堂、宿舍等场所要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在餐前、入厕后、运动后、接触可疑污染物后等均要洗手。
5.学校应当加强对食堂的清洁消毒和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在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空气消毒,并通风换气。
6.学生在上、下学途中尽量做到家庭、学校“两点一线”,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
7.将新冠病毒及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入开学第一课内容,让学生和教职工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自我防护。
二、新生军训类
1.要与有军训资质条件的机构合作;
2.军训前,建议对学生体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或问卷调查;
3.军训时,尽量选择温度和天气相对适宜的时间段;
4.军训期间,要适时休整,及时补水、补液。
三、交通事故类
1.凡使用校车的学校,要对驾驶人员和随车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提醒教育,要对车辆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
2.加强对校内公车、私家车及外来社会车辆的管理;
3.加强校内道路整治,禁止违规停车占据人行道;
4.对于学生活动区域,应该设置路障,严禁车辆通过;
5.对于人流量大的路口应有明确标示(包括路牌、人行道等);
6.学校安保人员要对学校门口道路进行必要的交通指挥和疏散;
7.在下课和放学时段,通知校内、外车辆尽量保持停泊状态,使人车分流;
8.对学生进行一次交通法规常识的再教育。
四、遭遇诈骗&网贷陷阱类
1.加强学生防范意识,识别诈骗和网贷陷阱;
2.加强学生自控能力,培养勤俭意识,以学业为重,理性消费;
3.学习了解防诈骗知识技能、金融信贷和网络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
4.不相信短信,网络和上门的推销诈骗等,不参与“校园贷”违规违法活动;
5.同学之间要相互提醒,发现情况,及时报告;
6.建立学生困难帮扶工作站及相应绿色通道;
7.学校可在校园醒目位置张贴防诈骗警示语,温馨提示学生;
8.万一出现学生受骗,学校应视情况报警并联系家长,组织专人进行心理疏导。
五、食物中毒类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主体责任;
2.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包括严控“采购关”、“贮存关”、“加工关”以及定期消毒和食品留样);
3.加强对学校食堂监管和从业人员管理(包括对食堂卫生进行一次全面清扫;严格执行食堂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对从业人员做身体健康检查以及从业人员岗位培训);
4.加强对学校饮用水的监管(包括建立健全饮用水安全制度;对学校自备蓄水池及蓄水管道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六、欺凌与暴力类
1.研究制定学生欺凌、暴力行为早期发现、专项报告和统计分析机制,并研制指导手册;
2.对情绪反常、精神恍惚、无故旷课、成绩突然下滑等方面的学生,要早发现、早干预、早制止;
3.加强值班和校园巡查工作,特别是加强在重要时间(早上上学、中午午休、放学后至晚自习前、晚自习后)、重要场所(操场、食堂、宿舍楼、实验楼、教学楼、厕所以及校园僻静角落等)的巡逻和查看,并做好相关记录。
七、设施设备类
1.成立学校设施设备安全检查组,明确职责,落实要求;
2.在开学前对各项目进行逐一排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3.对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准确记录并及时上报;
4.整改落实,即对检查出有安全隐患的设施设备要即查立改,对确因某种原因不能整改的,要及时上报并封闭设施设备,停止使用。
八、消防安全类
1.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2.加强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和消防设施的维护;
3.加强电器设备消防安全管理;
4.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包括:在公共场所设置宣传防火、灭火、应急逃生等常识的宣传板;开展消防演练等)。
九、学生心理健康类
1.开展秋季学生心理健康排查。组织老师广泛了解学生,摸查并认真分析在校学生的心理行为状况,及时筛查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
2.做好“心理问题”学生的管理工作。学校可安排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老师通过“交知心朋友”、“调整好心态”、“改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等方面对患有“开学综合症”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其尽快步入正常的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