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2012年5月18日(记者 柯昌万 秦明/文 本报记者 樊世刚/摄)题:“花朵”搬进了“花房”里 ——陕西省部分县区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掠影
日前,记者走访了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渭南市临渭区和西安市高陵县的15所普通中小学,感受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深刻变化:翻修的建筑漂亮气派、加固的校舍结实牢固,新建的餐厅整洁明亮,宽带、空调、浴室、塑胶操场、多媒体教学装备等配套设施也走进了当地条件原本落后的中小学校。
陕西省的地理位置横跨了三大地震区,全省107个县区中,就有77个县地处两个地震区中,“两区”中校舍面积占全省校舍总面积的82%。陕西省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以来,累计开工学校3825所,开工单体项目9016栋,计划改造校舍面积1099万平方米,规划总投资123.63亿元。截至2011年底,已有3314所学校、7996栋单体项目竣工,其中加固290.5万平方米、新建674.7万平方米。
为确保校安工程顺利实施,建设资金足额到位,有关部门通过新增、专项、统筹、整合和减免五个渠道,将107个县区划分为三大类,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保证34个重点任务县,地方政府债券主保40个地震受灾县,省级其他资金支持其他33个县区,总计已投入资金116.3亿元。
现在,3000余所校安工程受惠中小学校旧貌已经换新颜,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
渭南市临渭区吝店中心小学校长李伟领着记者来到学校旧址,他指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的老房子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但直到2008年以前,他们就是在这杂草丛生、破旧的校舍里学习。如今,我们800多‘花朵’已经搬到不远处的‘花房’里了。”那里是吝店中心小学异地重建的30亩新校园。
1 西安市高陵县
工程实施有路线图和时间表
高陵县泾渭中学原址新建的综合楼。
高陵县第四中学新建了塑胶操场和卫生间,告别了操场上的尘土和旱厕里的异味。
高陵县城关小学教学楼内的楼板加厚了,走廊的围栏也相应加高了。
高陵县校安工程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明确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实施,制定了校安工程建设规划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把近期加固和改造的目标和长远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完成加固校舍面积77939平方米,规划重建校舍面积32246平方米已完成96.4%。
“教学楼加固,不仅是外表刷了一层新涂料,看起来好看了,更重要的是增加在墙体和地面的钢筋。钢筋混凝土组合柱、碳纤维材料补强、墙体加钢筋网,通过这些方法加固后的校舍,墙体变厚了,钢筋也多了,在楼内手机信号都变弱了。”高陵县城关小学校长王荣对记者说。
2 咸阳市泾阳县
三分之一校舍旧貌换新颜
泾阳县教育局基建办、高庄镇中心小学、华青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公司三方人员正在高庄镇中心小学建设工地进行工程监理,确保施工质量。
泾阳县县前街小学学生在新建的校舍里开展课间体育活动
泾阳县王白中学投入87万元改造取暖设施,去年冬天教室里第一次用上了暖气。
走进泾阳县的中小学校,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漂亮的新校舍,在一些校园中还会看到建筑工人繁忙的身影。通过实施校安工程等项目,全县新建中小学校舍190496平方米,加固维修61729平方米,改造的校舍面积超过全县校舍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学校不但新修了实验楼,加固了教学楼,还有史以来第一次安装了暖气。”泾阳县白王中学校长曹炳辉告诉记者,“以前主要靠煤炉子取暖,火力不够灰尘还大,墙体保暖效果也不好,教室内外温度差不多,有些学生冬天手被冻得裂开口子,煤炉取暖还存在安全隐患,现在这些事都成了历史。”
3 渭南市临渭区
把学校建成家长最放心的场所
临渭区阳郭中学新建的两个学生浴室,启用后可以同时容纳100名学生淋浴。
临渭区吝店中心小学是一所异地重建的小学校,被校长誉为“花房”。
临渭区校安工程项目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项目施工过程采取教育局包片领导,包乡干部参与本辖区工程全过程监督,项目学校校长对本校实施的项目质量负总责的方式。经过三年建设,全区58所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标准,学校被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场所。
临渭区阳郭中学校长宋过兵说:“我们学校的各类设施,在全区可以说是最好的,你可以站在对面山上看看附近的建筑物,数我们中学最气派。”作为校安工程参与者的宋过兵感慨颇多,“学生公寓每间住8人,有阳台有卫生间;餐厅宽敞明亮,设施完备,学生浴室马上就可以使用,对于我们这样的农村中学,这在过去哪里敢想?” |